时间: 2025-05-09 02:2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7:31
春游南亭
作者:韦应物 〔唐代〕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春游南亭
川流明澄,气候已然改变;山岩间寒气依旧,云雾尚未散去。
南亭的草地已经变得绿意盎然,春天的池塘泉水潺潺流动。
阳光明媚,听见鸟儿欢快的鸣叫;雨后看见柳树枝条更加茂盛。
在这逍遥的池塘和馆舍中,我感到无比的惬意,却又因专宠于城中而愧疚。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与律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韦应物在南亭游玩时写下,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之美,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于生活与社交的反思。
《春游南亭》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览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感慨。开篇“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以对比手法,描述了川流明亮的同时,山岩间的寒气依旧,表现出春天初临的矛盾状态。接着,诗人描绘了南亭的草地和春塘的泉水,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更加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氛,鸟儿的鸣叫与柳树的丰盈,给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感觉。最后两句“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则是诗人内心的自省,尽管在自然中感到悠闲与快乐,但又因在城市中的专宠而感到愧疚,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思索,展现出韦应物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自省,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愧疚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心绿”是指什么?
A. 草木枯萎
B. 草地生机勃勃
C. 草地上有花
“逍遥池馆华”中“逍遥”指的是什么?
A. 感到困惑
B. 悠闲自在
C. 感到愧疚
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夸张
B. 拟人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