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21
应天长
作者: 杨泽民 〔宋代〕
夭桃弄粉,繁杏透香,
依然旧日颜色。
奈彼妒花风雨,
边阴过寒食。
金钗试寻妙客,
正昼永院深人寂。
善歌更解舞,
传闻触处声藉。
当日后游时,
屡向平康,
吟咏共题壁。
自后纵经回曲,
难寻阿姨宅。
芳华苑,
罗绮陌。
怎断得怪踪狂迹。
惯来往,
柳外花间,
莺燕都识。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夭桃盛开粉色花朵,繁盛的杏树散发着香气,仿佛依然保持着往日的色彩。然而,面对妒忌花朵的风雨,春天的寒食节又悄然来临。我在深院中试图寻找那位妙客,正值正午时分,院子里人迹罕至,寂静无声。歌声和舞姿依然动人,传闻在各处回荡。往日游玩时,我常常去平康,吟咏作诗留下题字。如今即使经过弯曲的小路,也难以再找到那位阿姨的居所。芳华苑、罗绮陌,如何才能忘却那段疯狂的痕迹?我习惯了在柳树外和花间游玩,莺鸟和燕子都认得我。
杨泽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多以春天、花鸟为题材,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
《应天长》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借助花卉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对往日游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蕴含着对友人、往事的回忆,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这首《应天长》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开头以“夭桃弄粉,繁杏透香”引入,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可以感受到花香扑鼻而来。然而接下来的“奈彼妒花风雨”,则转而描绘了自然界的无情,使得这种美好显得脆弱不堪。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金钗试寻妙客”的意象,暗示自己在寂静的院落中寻找美好的回忆与友人,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善歌善舞的场景再次唤起了诗人的美好回忆,但随即又因“难寻阿姨宅”而感到难以追寻的惆怅。结尾的“惯来往,柳外花间,莺燕都识”则是对过往的依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过往记忆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钗”是指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