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37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寺废瓦不毁,研奇功亦多。
已知良斲少,更奈苦心何!
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
羽阳陵谷变,冰井字书讹。
赠比黄金璞,辞惭紫石歌。
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这座寺庙虽然破败,但瓦片依然完好,研磨石头的技艺也颇为出色。
我已知道能斲削得好的石头不多,又何必再苦心追求呢!
这石头坚硬挺拔,毫无敌手,润泽光滑,令人称羡。
羽阳的山谷已经变化,冰井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
赠与他的比黄金还珍贵的石头,我却因无以自荐而感到惭愧。
远远地知道美玉的声音在,静静地等待着研磨的时刻。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仲明,号渔阳,金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诗歌风格独特而被后人称道。元好问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金朝时期,反映出诗人对石材研磨技艺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这首诗通过对石材研磨技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精湛技艺的赞美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提到寺庙的破败,然而瓦片却依然完好,这不仅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也映射出艺术和技艺的持久性。接着,诗人提出“已知良斲少”,强调了高质量石材的稀缺,隐喻着在生活中追求完美与真理的困难。
诗中“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描绘出石材的坚硬与光滑,展现了诗人在技艺上的执着与追求。接下来的描述则引入了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的“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让整首诗回归到对美与技艺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哲学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比喻(如“赠比黄金璞”)、对仗(如“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技艺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寺废瓦不毁”是为了强调什么?
A. 寺庙的破败
B. 技艺的持久性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B
“已知良斲少”中“良斲”指的是什么?
A. 好的石材
B. 高超的技艺
C. 珍贵的艺术
答案:A
诗中“洗耳俟研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元好问更侧重于技艺与内心的探索,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