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15:13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作者: 元好问
昨日桃花锦片新,
兔葵今日到残春。
低枝留得稀疏朵,
比似全开更恼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花卉的感慨。昨日盛开的桃花如锦片般美丽,而今天已经是春末,兔葵花也开始凋零。低垂的花枝上只留下一些稀疏的花朵,与盛开的花相比,这样的景象更令人感到惋惜与烦恼。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泽,金朝诗人,文学家。他以词和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慨。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花卉盛开之际,作者通过对花卉的描写,表达对春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展现了深刻的时光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花卉由盛转衰的过程。桃花的美丽与兔葵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流逝。特别是“低枝留得稀疏朵”,暗示着即使剩下的花朵也难以挽回春天的美好,反而更显得恼人,令人倍感惋惜。这样的表达不仅仅是对花的感慨,更是一种对生命脆弱和时间无情的哲学思考。
诗的用词精练,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细腻的观察与思考。整体上,诗歌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花卉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元好问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兔葵”象征什么?
A. 盛开的春天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诗中“比似全开更恼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美好
B. 感到失落
C. 感到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