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7:51
霜林飘赤叶,遍地涌黄金。
宾鸿离塞北,足声音。
渊明归去,忘尘世,伪难侵。
顿然觉,应物无心。
道妙自然深。
壶中仙景,遇外休寻。
四时花放,论古更明今。
要到乘风去,三岛十洲,
蓬莱虽有高岑。
霜冻的树林里落下了红色的叶子,地面上好似涌起了黄金一般。
大雁从北方飞走,发出清脆的叫声。
陶渊明归隐田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虚伪的东西无法侵扰他。
顿时领悟到,万物皆无心。
道理的奥妙在于自然深邃。
在壶中所见的仙境,外界的追寻已不再必要。
四季的花朵都在绽放,讨论古今更加明白。
希望能够乘风而去,去到那三岛十洲,
尽管蓬莱有着高大的山峰。
刘处玄,元代诗人,生于宋末,仕途不顺,晚年以隐逸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道教思想。
《满路花·霜林飘赤叶》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满路花·霜林飘赤叶》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霜林与红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开篇的“霜林飘赤叶,遍地涌黄金”,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象征着丰收与富饶。接着,通过“大雁离塞北”的描写,诗人引入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暗示人生无常与变化。
陶渊明的出现,代表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忘尘世,伪难侵”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淡泊。在“顿然觉,应物无心”中,诗人领悟到自然的真谛,表达了对道的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在描绘四季变换的同时,融入了哲学思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最后的“要到乘风去,三岛十洲”,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高远的情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道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宾鸿”指的是什么?
“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