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9:50
原文展示:
亭皋木叶萧萧,楚天千里秋无际。潇湘南望,布帆安稳,月明风细。雁字惊寒,渔舟荡晚,洞庭初霁。祗文通此去,芳菲故国,何人会,伤时意。莫负少年才气。绕南枝一身如寄。行吟屈贾,而今休问,人间何世。游子天涯,凭君传语,欲归无计。又阳关惜别,匆匆客舍,揾思乡泪。
白话文翻译:
在亭边,树叶沙沙作响,楚地的天空广阔无边,秋意绵延。望向潇湘南岸,帆船安静地停泊在水面,明月照耀,微风轻拂。大雁排成字形,惊起一阵寒意,渔船在傍晚的水面轻轻摇荡,洞庭湖的天空刚刚放晴。只因文人此去,芳香的故土,谁能会意,感伤这时光的流逝。千万不要辜负了年轻时的才华。围绕南枝,身世如寄。吟咏屈原,今天不再问世间的变迁。游子在天涯,托你传话,想归却无计可施。又在阳关惜别,匆忙的客舍,流下思乡的泪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故土的深情眷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水龙吟》写作于诗人离乡在外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正值秋季,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对比。
诗歌鉴赏:
《水龙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便以“亭皋木叶萧萧”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景象,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紧接着“楚天千里秋无际”的描写,展现出广阔的天地与无尽的思绪。随着“潇湘南望,布帆安稳”这一句,诗人把目光投向故乡,虽有宁静的景象,却掩盖不住内心的伤感。
接下来的“雁字惊寒,渔舟荡晚”,用大雁和渔舟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寒意与孤寂。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情。对故国的眷恋与对时光的感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尤其是“莫负少年才气”一句,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激励与期许,仿佛在告诫后辈要珍惜时光,努力成才。最后几句“游子天涯,凭君传语,欲归无计”,更是把思乡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无奈与渴望归乡的心情,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中也传达了对年轻人的希望与鼓励,强调要珍惜时光与才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亭皋木叶萧萧”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莫负少年才气”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忘记才华
B. 不要辜负青春
C. 失去才华
D. 不要学习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他乡的朋友
C. 年轻人
D. 古代文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水龙吟》与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水龙吟》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青玉案》则多了一份豪情与壮阔。
《水龙吟》与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的诗歌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而陈家庆的诗则更具男性的豪放与沉思。两者都传递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方式各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