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7:48
满江红 其二 次楚畹韵赠元宝
作者: 吴绮
李下无蹊,问当代谁为逋峭。
最爱是,文章高处,尽君嘻笑。
世事漫须真实相,家传自擅清平调。
便扣门报有俗人来,唯长啸。
林下酌,溪边钓。
约羊求,偕德耀。
把顽仙骇叟,任他猜料。
公瑾当筵曾顾误,小红倚笛偏能妙。
看浮云富贵只寻常,头宁掉。
在李树下没有小路,问当今谁是外表华丽的逋峭之士。
我最爱的,是那高处的文章,尽管你们都在嘲笑。
世事何必真实相待,家中传承的不过是清平之调。
于是我去敲门告知,有市井之人来了,只有长啸一声。
在林下饮酒,在溪边垂钓。
约上羊群,寻求德行的光耀。
把那些顽固的仙人与老叟留给他人去猜测。
公瑾在酒席上曾经看错,小红倚着笛子却偏偏能唱得妙。
看那浮云和富贵不过寻常,宁愿把头颅掉落。
吴绮,清代女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但其诗作以清丽、细腻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文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
《满江红 其二》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独特见解。诗中以“李下无蹊”开头,暗示诗人对于名声与名利的淡薄态度,强调真实与虚伪之间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对“文章高处”的描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尽管世人嘲笑,但诗人的内心依然坚定。在面对市井之人时,诗人选择“长啸”,这是一种超然的态度,象征着对世俗的不屑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还有“林下酌,溪边钓”的悠闲场景,展现了诗人渴望与自然亲近、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而对于如“公瑾”与“小红”的提及,则引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对话,展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以自由、洒脱的情感贯穿,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思索,令人深思。
诗歌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诗中“李下无蹊”意指什么?
诗人对待“俗人”的态度是?
“清平调”最能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