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06:36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尽管松竹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冰霜让它们的生长变得艰难,但它们仍然欣然绽放出美丽的色彩,仿佛是喜迎春风的归来。我静静回想过去的足迹,仿佛是黑暗的鸿雁飞越南山。站在春台上眺望远方,贤士们也会展现笑颜。休息之处并非老旧的园圃,我在这里沉吟,思考人生的玄妙。阳光的光辉忽然消失,壮志的气概难以保持。君子应当济世救人,谁能与我共攀那通往理想的阶梯?心中的期许早已默默约定,我要去清理那苍苔斑驳的地方。
作者介绍: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松竹的坚韧和春色的绽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的“松筱虽苦节”引出主题,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格的重要性,诗人用自然景象来比拟人生态度,既有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感受到生机与希望,春台的眺望象征着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特别是“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一句,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深邃而丰富,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命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松筱”象征什么?
“君子当济物”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中的“丹梯”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