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9:08
送僧还南岳
作者:周贺 〔唐代〕
辞僧下水栅,因梦岳钟声。
远路独归寺,几时重到城。
风高寒叶落,雨绝夜堂清。
自说深居后,邻州亦不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告别僧人离开水栅,因在梦中听到了南岳的钟声。独自一人走在回寺的路上,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城里。秋风高吹,寒叶纷纷落下,雨停了,夜晚的寺堂显得格外清冷。他自言自语,深居简出,连邻近的州城也难以前往。
作者介绍: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周贺送别一位僧人之际,表达了对南岳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在唐代,佛教盛行,许多诗人都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周贺的这首诗也反映了这一点。
《送僧还南岳》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对南岳的深刻怀念。开篇以“辞僧下水栅”引入,展现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之情。水栅作为一种地理意象,不仅是送别的场景,也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分离与孤独。
接着,诗人因梦而生情,梦中传来的钟声仿佛将他带回南岳,唤起了他对那里的向往与思念。接下来的“远路独归寺”则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孤独的心境,距离的遥远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惆怅。
“风高寒叶落,雨绝夜堂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高、叶落、雨停,营造出一种清冷和寂静的氛围,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呼应。最后两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深居简出的心态,似乎在感叹生活的孤立。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对南岳的思念以及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和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栅”指的是什么?
诗人因梦中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