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29
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
竹溪人请住,何日向中峰。
瓦舍山情少,斋身疾色浓。
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
来往湓城下,三年两度逢。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受朋友的邀请,去大云寺居住的情景。诗人感叹,何时才能向山中更高的峰峦迁移呢?在这简陋的瓦舍里,山里的情趣少了,心境也因斋戒而显得沉闷。夏天高升的时候,我重新找了个地方坐下,看到菊花稀少,露水的行踪也变得微弱。回想在湓城下的来往,三年中不过见了两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经典典故,但“竹溪”、“大云寺”等地名自带文人隐逸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交往的感慨。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风以清新淡雅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或作于周贺隐居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以及与友人交往的幽默和淡然。社会背景上,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士人多有隐退山林的习惯。
《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是一首抒情而富有哲理的诗作,透过简练的文字,描绘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以竹溪和中峰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清幽与高远,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瓦舍的简陋和身心的烦闷,显示出他现实生活的无奈。夏季的高温以及菊花的稀少,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到一丝忧伤。最后,回忆在湓城的来往,既是对友情的珍视,又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一缕淡淡的哀愁,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交往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受谁的邀请去居住?
A. 朋友
B. 家人
C. 陌生人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瓦舍”是什么?
A. 豪宅
B. 简陋房屋
C. 茅草屋
答案:B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渴望
C. 无所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