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29
蓦山溪(鉴湖)
作者: 曹冠 〔宋代〕
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
拨棹皱涟漪,极目处青山缭绕。
微茫烟霭,鸥鹭点菰蒲,
云帆过,钓舟横,俱被劳生扰。
知章请赐,独占心何小。
风月本无私,同众乐宁论多少。
浮家泛宅,它日效陶朱,
烹鲈鳜,酌松醪,吟笔千篇扫。
鉴湖广阔无垠,四季的风光都非常美丽。
划船的时候,水面泛起涟漪,远望青山环绕。
朦胧的烟雾中,鸥鸟在菰蒲间点缀,
云帆驶过,钓舟停泊,皆因世事纷扰。
知章(王勃)请赐(诗),我心里却何其微小。
风月本来就没有私心,与众人共享又何必计较多少呢?
将来我也想像陶渊明那样,
烹饪鲈鱼和鳜鱼,饮松醪,吟咏千篇诗作。
作者介绍: 曹冠,字子文,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典雅清新,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鉴湖的美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
《蓦山溪(鉴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曹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鉴湖的四季美景,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好。开篇即以“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引入,给人以宽阔、宁静之感,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随后的“拨棹皱涟漪,极目处青山缭绕”描绘了划船时水波荡漾、青山环绕的画面,意境悠远,令人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微茫烟霭,鸥鹭点菰蒲”进一步渲染了湖面迷蒙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湖中生物的恬静与和谐。
然而,随着“俱被劳生扰”的出现,诗意转向,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感慨。这种转折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丽,又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作结,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与清雅。整首诗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内心的独白,充满了哲理与诗意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鉴湖的自然风光与个人的理想,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蓦山溪(鉴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陶朱”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云帆过,钓舟横”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