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13
神宗皇帝挽辞 其四
作者: 黄裳 〔宋代〕
图治心方壮,追班世忽非。
鼎中龙蜿蜿,陵上柏依依。
物外音何悄,人间梦亦稀。
少阳来侍宴,天意已知微。
全诗翻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神宗皇帝的追忆与哀悼。诗中提到治国的雄心壮志,感叹世事的变化,描绘了鼎中龙的蜿蜒与陵上的柏树的依依,展现了历史的沉浮;同时感叹人间的声音是多么的寂静,梦境也是如此稀少。最后以“少阳来侍宴”暗示天意已经知晓了微妙的变化。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诗人,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与社会变迁,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神宗皇帝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其丰功伟绩的追忆,反映了当时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神宗皇帝挽辞 其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考的挽诗,以一种庄重的语气记录了对已故皇帝的怀念。诗的开头“图治心方壮,追班世忽非”通过描绘作者心中的壮志与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对国家治理的重视。接着“鼎中龙蜿蜒,陵上柏依依”则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历史的沉浮与对逝去时代的怀念,暗示着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渺小。最后两句“物外音何悄,人间梦亦稀”,则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感受,生动地传达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黄裳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神宗皇帝的追忆与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思与忧虑,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鼎中龙”象征什么?
A. 国家权力
B. 个人情感
C. 物质财富
诗句“人间梦亦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快乐
“陵上柏依依”中的柏树象征什么?
A. 生机
B. 怀念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痛苦,而黄裳则通过对神宗的怀念与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希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与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