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9:08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岑参 〔唐代〕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
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送别的客人在飞鸟的鸣叫声中离去,城头的楼阁是最高的地方。
酒樽前正遇到风雨,窗内波涛汹涌。
拜见皇帝时走向金色的殿堂,随身只带着一把宝刀。
思念的月光照耀着灞陵,只有在梦中才显得格外辛劳。
岑参,字与之,号白云,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与士兵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此诗作于岑参送别辛判官入奏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与情感交融,体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境。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以送客飞鸟的画面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灵而又伤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的无奈与惆怅。城头楼阁的高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的追求,而樽前的风雨则暗示着送别时的情绪波动与不安。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拜见皇帝的场景,带上宝刀,象征着使命与责任,表现出对友人未来的期望与鼓励。最后“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一句,浓缩了诗人对友人家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惆怅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离别后的思念与孤独,体现了岑参对人生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城头楼”象征什么?
A. 高耸的建筑
B. 孤独与高远的期望
C. 送别的场所
D. 朋友的家
“随身唯宝刀”中,宝刀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使命与责任
C. 友情
D. 离别
诗中“相思灞陵月”描绘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兴奋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