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8:15
枕上还乡枕上回,更更点点把人催。
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
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
来宵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在枕头上梦回故乡,时光不断催促着人。
细雨滴落在苔藓铺成的台阶上,风从稀疏的芦苇帘中拂过。
每到秋冬时节,总是倍感伤感,让我无法合眼安睡。
今晚我知晓华胥的路,宁愿远离茶杯,靠近酒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字宗道,号白云,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夜雨独觉》创作于秋冬时节,诗人身处于雨夜,思乡情切,心中感慨万千,诗中透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夜雨独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雨夜中思乡的孤独情景。开篇的“枕上还乡枕上回”便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睡梦中不断回到故乡,表现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随着雨声的滴落,心中的情绪也随之起伏,细雨与苔藓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氛围。
第二句通过描写雨声的细微,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身感受的敏锐,每一滴雨似乎都在催促着人们的思绪。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感受到的情感愈加浓烈,“每到凋年每多感”,秋冬的凋零更让人感到孤寂与落寞,无法合眼的无奈,展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最后两句转而提及“华胥路”,这是对理想与梦境的追寻,诗人渴望逃避现实的痛苦,选择酒杯来麻痹自己,而非茶杯,这一选择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嘲讽。
整首诗在宁静的雨夜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孤独、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胥路”象征什么?
诗人在雨夜中感受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更更点点”描述的是哪种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