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30
何处春风面,画图中云鬟鬌,羽衣轻软。
只有游魂招不得,难写寸心幽怨。
丝不尽春蚕在茧。离合神光空有梦,梦高唐路杳情无限。
阳台女,更谁见。珊珊月下来何晚。
是耶非如闻怨曲,凤箫象管。
公子凭虚卿薄命,对影徒增浩叹。
好事者新词题满。倩倩真真呼不应,惹相思海上三山远。
人间事,本如幻。
在何处能见到春风的面庞呢?只有画中那云鬟轻垂,羽衣轻软。
游魂在空中无处招引,难以诉说我内心的幽怨。
春蚕在茧中不断吐丝。离合的神光只在梦中存在,梦中的高唐路却渺无踪影,情感无边无际。
阳台的女子,又有谁能见到呢?珊珊的明月下来却如此迟缓。
这是否如同听到怨曲,凤箫和象管的声音?
公子凭空而立,命薄如纸,对着影子徒增叹息。
有好事者为此题写新词,然而倩倩的呼唤却无应答,惹得我思念那遥远的三山。
人间的事,皆如幻影。
顾太清,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作品多描写女子的柔情和内心的幽怨。
此诗创作于清代,描绘了对姚珊珊的小像的感慨,通过对女子的美好形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金缕曲 题姚珊珊小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面庞的渴望和对游魂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追寻与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春风”、“云鬟”、“羽衣”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凄美的氛围。尤其是“游魂招不得,难写寸心幽怨”,道出了内心的无奈与寂寞,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实现的痛苦。
诗中提到的“春蚕在茧”的意象,恰如其分地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又有被束缚的无助感。接着,诗人通过“高唐路杳,情无限”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探讨了人间事物的虚幻。
最后,诗人以“人间事,本如幻”结束,令整首诗在对美好与失落之间的徘徊中,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与哲理。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表现了对逝去情感的怀念及人生的无常,最终引出人生如幻的哲理思考。
“游魂招不得”中“游魂”指什么?
“春蚕在茧”这个意象象征着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