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7:41
四十专城早立勋,
投簪及赴旧榆枌。
唤回梁苑繁台梦,
许入间鸥野鹿群。
崔琰虬须人未老,
孙登鸾啸我先闻。
藩车小市成前度,
何处重逢左阿君。
四十岁时在城中早已立下功勋,
放下簪子后我将前往旧日的榆树和枌树之下。
唤回往日梦中繁华的梁苑与台榭,
希望能在这片鸥鸟飞翔和野鹿成群的地方入驻。
崔琰的虬须尚未衰老,
孙登的鸣啼我早已耳闻。
藩车驶过的小市已变成了过去,
不知何处再与左阿君相逢。
翁运标(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创作于翁运标与王孟亭在金陵相遇之时,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晤王孟亭太守于金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怀旧色彩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个人的经历和对故人、旧地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提及自己的功勋与辞官,构建起一种时间的厚重感,瞬间引起读者的关注。接着,诗人唤回过往的梦境,这种对繁华景象的追忆,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崔琰与孙登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阶段的感慨和对知己的期待。最后一句“何处重逢左阿君”更是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既有对友人的期待,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还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己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榆枌”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旧日的回忆
c) 友人的思念
答案:b) 旧日的回忆
“何处重逢左阿君”表达了作者对谁的思念?
a) 朋友
b) 家人
c) 老师
答案:a) 朋友
诗中提到的“崔琰”、“孙登”是怎样的人物?
a) 历史人物
b) 文学角色
c) 虚构人物
答案:a)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