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7:38
原文展示:
略嫌柳眼春情少。微雨滴涟漪。泠泠醒了,枝头沉梦,燕子飞时。小桥花伞,有人倚若,一朵香栀。水湄还折,条枚纤软,绾着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幅春景似乎还有些缺少柳树的春情。微雨轻轻滴落,泛起涟漪。清脆的雨声唤醒了沉睡的枝头,燕子在飞翔的时候。小桥上,有人倚着花伞,手中捧着一朵香栀花。在水边,枝条柔软地垂下,缠绕着思念。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整体体现了春雨中的温情与思恋,反映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描写春天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与情感,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受春雨滋润万物的启发,抒发了内心的思念与柔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与情感的细腻。开头“略嫌柳眼春情少”即刻引入读者的情感,似乎在说春天的美好中缺少了一点生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随着“微雨滴涟漪”的描绘,场景逐渐展开,雨水轻轻落下,水面泛起涟漪,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泠泠醒了,枝头沉梦,燕子飞时”,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燕子的飞翔更添了春天的生机。同时,诗中提到的小桥和花伞,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带有些许浪漫色彩。
最后两句“水湄还折,条枚纤软,绾着相思”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思念的缠绵与柔软,仿佛在说每一条细枝都承载着情感的寄托。整首诗结合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情思绵绵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内心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柳眼”指什么?
A. 柳树发芽的样子
B. 柳树的叶子
C. 柳树的花
“微雨滴涟漪”中的“涟漪”指的是?
A. 大波浪
B. 细小的波纹
C. 水流
诗中提到的“香栀”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崔荣江的《春雨》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在描写春天的方式上各有不同。崔荣江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春雨中的温柔与思念;而白居易则通过草原的描绘,表现了对别离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常。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流露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深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