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5:40
感旧四首
作者: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情感的回忆与感慨。第一首中,眼前的青楼无阻挡,年轻时醉卧霞光下,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如同同心结,酒杯底下的女子如同解语花。随后,诗人描绘了路途的匆忙与对往事的追忆,感到一切如同扬州的梦,闲愁已在鬓发间隐现。
第二首唤起宿醉的回忆,啼鹃的声音催促离去,旧日的誓言如同信札般清晰,禅榻上则是对杜牧的情怀。离别后,思念如水般空荡,回首已是三生三世。云阶月地依旧存在,诗人细细追逐那空中飘散的香气。
第三首中,临行时的频频念念,竹枝上留有泪痕;缘分的缺失让人生无奈,萧郎被视作路人。彩云在望,愁绪如春水般荡漾,珍贵的珊瑚与珠子,亦难以换得未嫁的罗敷。
最后一首讲述了从此音信全无,春山如黛,草木如烟。泪水与雨水交织,恨意在邮亭中徘徊。难以得见青马的别句,唯有锦瑟记忆流年;回首往事,百转千回,只是对自己的怜惜。
作者介绍:黄景仁,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景仁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之时,社会背景为清代,诗人常以个人经历为题材,表达情感。
黄景仁的《感旧四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感慨。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爱情和时光的深刻思考。诗的语言清新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细腻的意象如“青楼”“解语花”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对往昔岁月的共鸣。
第一首通过青楼的景象和醉酒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画面,表现了对过往情感的缅怀。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南北路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旅途的匆忙与无奈。第二首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旧誓的追思和对杜牧情怀的怀念,情感愈发深沉。
在后面的几首中,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探索愈加细腻,借助自然景象如春水、彩云,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了和谐的意境。整首诗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失落与离别的感伤,充分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情感细腻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思考,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人生无常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感旧四首》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黄景仁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解语花”比喻的是:
A. 美丽的花
B. 聪慧的女子
C. 自然的景色
D. 青楼的女子
诗中“春山如黛草如烟”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失去的时间
B. 美好的回忆
C. 哀伤的情感
D. 生活的平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感旧四首》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