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4:04
泽国何村不著桥,中桥跬步即云霄。青帘望市雷鸣腹,黄帽推船水没腰。六月彤云摇旱火,一潮清浪卷晴飚。平生未惯舟行陆,铁石心肠也合消。
在这个水乡,哪一村庄没有桥呢?中桥是一步就能通向云霄。青色的帘子望着市场,雷鸣般的喧闹声响起,船上的黄帽子在水中没到腰身。六月的红云摇动着干旱的火焰,一潮清浪卷起晴朗的风。平生我并不习惯在水上行舟,铁石般的心肠也该化为无形。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描写的水乡生活和舟行的情景,反映了南宋时期水乡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与民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那时水乡经济繁荣,水上交通便利,诗人通过对桥与水的描写,表达了对水乡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中桥二首》以水乡的桥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深刻感受。首联通过“泽国何村不著桥”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水乡村落桥梁遍布的特点,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接着“中桥跬步即云霄”,则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桥的高耸。诗中对市集的描写,展现了繁华的生活景象,“青帘望市雷鸣腹”,将市场的喧闹与水乡的生活融为一体,渲染了热闹的气氛。
下半部分的描写转向自然环境,“六月彤云摇旱火”与“一潮清浪卷晴飚”,诗人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绘,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最后,诗人自述“平生未惯舟行陆,铁石心肠也合消”,表现了他对舟行水上的不适与无奈,抒发了对水乡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热爱与无奈,既有对繁华生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乡的桥、市场及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热爱与矛盾心情,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何村不著桥”说明了什么?
“六月彤云摇旱火”中“旱火”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舟行的态度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