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35
《梁仲谋》
作者: 岳珂〔宋代〕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在边境危机四伏之时,士人们纷纷出征备战,书信往来频繁。
我观察他们的行动,即便选定出发的日子,也不能马虎大意,难道当时情况如何呢?
战车闪耀,披上衣袖急速前行。
宁愿放弃家庭也不忘防备匈奴,难道这是为了个人私利吗?
这些勇士们,必然是为了辨别忠臣而竭尽全力。
岳珂,字孟容,号澄山,宋代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激昂之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忧虑。
此诗写于宋代边境多虞的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士人们在国家危机时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中提到的匈奴,象征着外敌的威胁,士人们出征备战的情景则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梁仲谋》通过对边境危机的描绘,展现了士人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和勇气。首句“当边境之多虞”,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背景,紧接着“士君子出而备驰驱”,展示了士人的积极响应。这种迅速的行动,反映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其次,诗中提到的“六銮之行”,不仅是对士人出征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暗示了出征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在情感上,诗中流露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与责任,尤其是“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表达了士人宁愿放弃个人安宁而投身国事的高尚情操。最后,诗的结尾“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强调了忠臣与勇士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忠诚者的赞美与重视。
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铿锵,构筑了一个士人群体在国家危机面前的团结与勇气,展现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角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士人们在边境危机中的勇敢与忠诚,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展现了士人作为国家栋梁的形象,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梁仲谋》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匈奴”主要象征什么?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