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3:40
盈盈双泪河阳笛。无那娇魂湿。低徊又记画眉时。卷起一帘春梦雨如丝。而今零落筝琵怨。羞说当年愿。萍踪到处便为家。自伴满江明月唱芦花。
一阵河阳的笛声,伴着盈盈泪水,想起那娇弱的灵魂在湿润的夜晚。徘徊间又忆起画眉时的情景,似乎卷起一帘春梦,细雨如丝。而今往昔已成零落的筝琵,难以启齿当年的愿望。漂泊的足迹无处不在,随意便能找到归属,自然伴着明月在江边唱着芦花。
作者介绍: 朱生豪(1897-1946),字逸之,号白石,江苏人,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作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正值战乱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
《虞美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便用“盈盈双泪”引入,直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忧伤。随着“河阳笛”声的响起,仿佛带我们回到那遥远的记忆中,笛声与泪水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低徊又记画眉时”一句,继而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画眉鸟的形象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爱情的纯真。在“卷起一帘春梦雨如丝”中,梦与雨的意象交替,仿佛将春天的温柔与细腻都汇聚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柔情似水的景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今零落筝琵怨”,曾经的美好已然不在,这种无奈与失落让人心酸。诗人羞于提及当年的愿望,反映出一种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萍踪到处便为家”一句则表现了漂泊的生活状态,虽无固定之处,却也在随意的流浪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于细节的描绘,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回忆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最后一句“自伴满江明月唱芦花”则在孤独中透出一丝浪漫,明月与芦花的意象交织,象征着在孤独中仍能找到宁静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孤独生活的承受,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盈盈双泪”中的“盈盈”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生豪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虞美人·听雨》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但朱生豪更加强调对漂泊生活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对细腻情感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