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6:19
虞美人
作者:吴湖帆(清代)
蕉心叶卷愁难展。
斜弄生绡扇。
一镫悬凤有谁知。
不道情深千里寄相思。
红妆醉倚心如剪。
回忆春风面。
文园病渴正秋期。
只待浮云尽敛月圆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愁苦的女子,因思念而无法展现内心的忧虑。她斜倚着生绡扇,轻轻摆弄,心中悬挂着一盏如凤的灯,谁能知晓她的心事?她的情感深厚,尽管相隔千里,仍寄托着浓浓的思念。她醉酒后倚靠在心中,回忆着春风的甜蜜面庞。此刻,她在文园中感到干渴,正值秋天的时光,只等待浮云散去,明月圆满之时。
作者介绍
吴湖帆,字子华,号少山,清代著名诗人、画家。他在诗词创作中追求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清代,表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和思念的深切感受。清代社会风气较为保守,恋爱中的男女常常因为礼法而难以相聚,造成了深刻的思念和愁苦。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无不渗透着作者对爱情的细腻感悟。开篇“蕉心叶卷愁难展”便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郁郁寡欢的氛围,蕉心象征着柔情与愁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接着描绘了她在扇子下的轻柔动作,仿佛她的思绪也随之轻轻摇曳。
“一镫悬凤有谁知”一句,灯光的悬挂暗示着对光明的期盼,然而此时的孤独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在“不道情深千里寄相思”中,情感的深厚与距离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思念的痛苦。
后半部分的描述更加细腻,红妆的醉态与春风的回忆,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而“文园病渴正秋期”则将季节的变化与情感的干渴结合,增添了时空的厚重感。最后一句“只待浮云尽敛月圆时”透露出一种希望,期待着重聚的那一刻,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和期待,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愁苦与盼望。诗中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希望,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蕉心叶卷愁难展”意指什么?
“一镫悬凤”中的“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妆”主要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但其风格更显细腻与柔情。与吴湖帆的《虞美人》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吴湖帆则融合了对时空的感悟与希望的寄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