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6:23
《虞美人·其三》
喜来、我平归自江右,寄诗并讯徐大文、张祖望、吴云章消息
作者:毛奇龄
布帆婀娜江州至。贻我相思字。
怀中一日九开看。记得旧时风雨夜阑干。
潮平若泛西陵渡。须把滕王赋。
南州榻冷剑城凉。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
我乘着轻盈的帆船,经过江州的湖面,
你寄给我的,是满载相思的信笺。
我每天在怀中反复阅读,
还记得那旧时的风雨夜,依偎在栏杆旁。
潮水平静,仿佛在西陵渡口上漂浮,
我想吟诵《滕王阁序》。
南方的床榻冰冷,剑城的夜晚寒凉。
请问延陵的君子,你何时能下南昌?
此诗以江州的水乡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的感受。开篇“布帆婀娜江州至”便设定了轻盈的意象,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紧接着,作者通过“贻我相思字”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思念之情,仿佛那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怀中一日九开看”则显示出作者对这份思念之情的珍视与反复咀嚼。这里的“九开”不仅是数量上的强调,也暗示着思念之深,令人感受到一种几近痴迷的情感。
随后,诗人提到“潮平若泛西陵渡”,这里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相结合,潮水的平静映照着他内心的宁静与期待。紧接着的“须把滕王赋”则是一种文化的召唤,表达了对古典文学的敬仰,也暗示着他对友人共享文学情怀的渴望。
最后两句“南州榻冷剑城凉”,则将情绪推向高潮,南方的冷床和剑城的凉意,象征着孤独与寂寞。通过“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一句,诗人期待着与友人的重聚,这不仅反映了友情的珍贵,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期待的情感基调。
“布帆婀娜江州至”中,“婀娜”的意思是:
A. 轻盈美丽
B. 高大威猛
C. 沉重悲伤
D. 迅速飞奔
诗中提到的“滕王赋”是谁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南州榻冷剑城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与欢快
B. 孤独与思念
C. 安宁与悠然
D. 绝望与痛苦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主题上的相似与风格上的差异,展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