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39
浓阴深月作春悭,兹夕栖巢鹊不安。
淅沥潜回连夜雨,缤纷遽作勒花寒。
色迷梅径香非远,声抑琴丝润未乾。
西北高楼临缥缈,海山群玉得重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月光透过浓厚的云层,春天似乎也显得迟疑不决。今夜,栖息在树上的喜鹊感到不安,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故。细雨悄然落下,连绵不断,仿佛在为这寒冷的夜晚增添一层凉意。梅花的香气虽然不远,却被迷雾遮蔽,琴声轻柔,却因湿润而未干。远处的高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海和山的景象如同群玉般美丽,令人忍不住想要再次欣赏。
诗中“栖巢鹊”可联想到传统文化中喜鹊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尤其在春节时。古代文人常用鹊来比喻人间的欢喜与团圆。此外,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着诗人追求清白、孤傲的精神。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字子道,号澄江,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某个春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这首诗以春夜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情感内敛而深沉。首句“浓阴深月作春悭”以浓厚的阴云和明月的对比,暗示了春天的迟疑与不安。诗人在此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寂寥和微妙的变化。接下来的“兹夕栖巢鹊不安”,则通过鹊的情态,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不安的情感。
细雨的描绘“淅沥潜回连夜雨”,展现了春夜的柔和与细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雨水的润泽与梅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夜图景。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在高楼之上俯瞰海山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和近在咫尺的美。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索,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可见,曹勋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夜的细雨与梅花,表现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同时反映出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栖巢鹊”主要象征什么?
“缤纷遽作勒花寒”中的“勒花”指的是哪种花?
诗中描绘的夜晚给人什么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