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9:32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清晨我从陇西出发,傍晚时分我来到了飞狐谷。
秋天的月光照耀着层层山岭,寒风吹拂着高大的树木。
夜里的雾露侵湿了我的衣服,清晨的关山催促着我的行程。
你要去哪里呢?在那参差的山峦之间,原野一片辽阔。
我们第一次相见却注定无缘,如今心中满是悲伤,眼中空空如也。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整体情境和情感表达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离别与思念主题密切相关,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
吴均(约463年-约521年),字子昂,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与散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本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可能因离别友人或亲人而生发出这种情感,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答柳恽》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清晨出发,经历白天的旅途,最终在傍晚的飞狐谷落脚。诗的开头描绘出清晨的出发,给人以清新之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傍晚的到来则带来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秋月和寒风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寒冷。雾露侵衣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自然对人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
结尾的“君去欲何之”直白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然而“参差间原陆”又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最终以“怀悲空满目”收束,表达了无法相见的无奈和心中的悲伤。整首诗灵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吴均高超的描写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悲伤,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陇西”指的是哪里?
诗人“怀悲空满目”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寒风扫高木”用来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