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16
原文展示:
醴泉兮无源,灵芝兮无根。如何求俊兮,而欲求乎人门。
白话文翻译:
醴泉啊,没有源头;灵芝啊,没有根。如何追求英才呢,却想要通过人际关系来寻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文以豪放洒脱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看法,认为真正的英才不应仅仅依赖于人际关系,而应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才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当时社会中人才选拔过于依赖人际关系的现象后,有感而发,表达了对真正英才的渴望和对不公现象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将“醴泉”和“灵芝”这两个象征美好和珍贵的意象与“无源”和“无根”相对照,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看法。诗中的“醴泉”和“灵芝”象征着杰出的人才,而“无源”和“无根”则暗示了这些人才不应仅仅依赖于外在的、人为的因素。最后一句“如何求俊兮,而欲求乎人门”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通过人际关系来寻求英才的批判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鲜明,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批判通过人际关系来寻求英才的现象,强调真正的英才应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才能,不应仅仅依赖于外在的、人为的因素。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醴泉”和“灵芝”分别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和宝贵的人才 B. 甜美的泉水和珍贵的药材 C. 无源的事物和无根的人才 D. 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
诗的最后一句“如何求俊兮,而欲求乎人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支持通过人际关系寻求英才 B. 批判通过人际关系寻求英才 C. 中立态度 D. 无所谓态度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