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44
原文展示:
感事 其一 顾炎武 〔清代〕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 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 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白话文翻译:
太阳的角落早早地挂上了吉祥的符箓,天上的枝条预示着君主的降临。 国家的安危关系着宗庙社稷的命运,拥立君主是重臣们的心愿。 旧都依然有三个亳地,各地还有两个斟地。 汉朝的灾难正逢百六之数,人们仍在不停地歌唱吟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顾炎武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君主即位的期望。诗中提到的“日角膺符”和“天枝主鬯临”都是对君主即位的吉祥预兆的描述,而“安危宗社计”和“拥立大臣心”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重臣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命、宗社、旧国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君主即位的期望。诗中“日角膺符”和“天枝主鬯临”的描绘,充满了神秘和吉祥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对天命的敬畏和对君主的期待。而“安危宗社计”和“拥立大臣心”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重臣责任的思考,显示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忧国忧民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君主即位的期望。通过对天命、宗社、旧国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日角膺符”比喻什么? A. 天命所归 B. 君主即位 C. 吉祥预兆 D. 神秘色彩
诗中“安危宗社计”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考? A. 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B. 对重臣责任的思考 C. 对宗庙社稷的命运 D. 对君主即位的期望
诗中“汉灾当百六”描述了什么? A. 汉朝的灾难 B. 国家的命运 C. 人民的苦难 D. 歌唱吟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