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王孙 春词》

时间: 2025-05-07 06:43:32

诗句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32

原文展示: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宋代〕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白话文翻译:

芳草萋萋,让我想起了王孙,柳树外的楼阁高耸,令人心碎。杜鹃的叫声凄厉,不忍听闻。天色将晚,黄昏将近,雨点打在梨花上,我深深地关上了门。

注释: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忆王孙:怀念远行的人。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泛指远行的人。
  • 空断魂:形容极度悲伤。
  • 杜宇:即杜鹃鸟,其叫声凄厉,常用来比喻悲苦之情。
  • 不忍闻:不忍心听。
  • 欲黄昏:接近黄昏时分。
  • 雨打梨花:形容雨点打在梨花上的情景,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 深闭门:深深地关上门,表示不愿面对外界的凄凉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重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词多以抒情为主,风格婉约,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傍晚,诗人因思念远行的人而感到极度悲伤。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都十分细腻,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傍晚为背景,通过“萋萋芳草”、“柳外楼高”、“杜宇声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诗人的情感在景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深沉,尤其是“雨打梨花深闭门”一句,既描绘了外在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内心的封闭和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孤寂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萋萋芳草忆王孙”:诗人看到茂盛的芳草,想起了远行的人,心中充满了思念。
  • “柳外楼高空断魂”:高耸的楼阁和远处的柳树,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和悲伤。
  • “杜宇声声不忍闻”:杜鹃的凄厉叫声,让诗人更加不忍心听,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黄昏将近,雨点打在梨花上,诗人深深地关上了门,不愿面对外界的凄凉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萋萋芳草”比喻美好的事物,“杜宇声声”比喻悲苦之情。
  • 拟人:“空断魂”赋予楼阁以人的情感,“深闭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 对仗:“萋萋芳草”与“柳外楼高”,“杜宇声声”与“雨打梨花”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孤寂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凄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萋萋芳草:茂盛的芳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思念。
  • 柳外楼高:高耸的楼阁,增添了孤独和悲伤的氛围。
  • 杜宇声声:杜鹃的凄厉叫声,象征着悲苦之情。
  • 雨打梨花:雨点打在梨花上,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萋萋芳草”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悲伤的情感 C. 孤独的心情 D. 远行的人

  2. “杜宇声声不忍闻”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杜鹃鸟 B. 杜鹃花 C. 杜鹃树 D. 杜鹃草

  3. “雨打梨花深闭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平静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李重元的《忆王孙 春词》:两者都以春日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李重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重元的其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忆王孙 春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公山 别马秘丞 金陵 江梅 北山三咏其三——道光泉 老人行 示报宁长老 杂咏三首 与僧道升二首 其一 游章义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极武 黏皮带骨 尊威 大衍之数 禄命 隶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包含瀑的词语有哪些 灰身粉骨 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碌碌庸才 言语道断 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日省月修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