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07
《满庭芳 因腊月二十二日乃重阳师祖悯化妙行》
王丹桂 〔元代〕
人升霞,众道友修斋毕,以词赠之雪霁郊原,冰凝池沼,时当深入穷冬。重阳此日,降迹阐真风。还是丹阳师父,乱尘世飞上天宫。玄元理,一升一降,显现至神功。无穷。真匠手,京南陕右,河北山东。但儿童耆老,谁不钦崇。应物随机顺化,垂方便三教通同。诸公等,从今已往,何日再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众多道友在腊月的寒冬中结束了修斋,向师父赠送祝词。此时,雪后初霁,郊野显得格外宁静,池塘冻结,气候寒冷。今天是重阳节,师父传授的真理如风相伴。师父丹阳,早已超越凡尘,飞升天界。玄元的道理变化无常,显现出无尽的神奇力量。真正的技艺出自于京南、陕右,河北、山东之地。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谁不对师父心怀敬仰呢?应对各种情况顺应变化,广泛传播三教的思想。诸位朋友,从今往后,何时才能再相聚呢?
作者介绍:王丹桂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道教文化为其创作的核心,作品多描绘道教的理念与修行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腊月,恰逢重阳节,诗人通过对道友们的聚会和修行的描写,表达了对师父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道教文化的精髓与对师父的深厚敬意。诗中描绘的雪霁郊原、冰凝池沼等意象,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象征着修行者心灵的纯净。重阳节的提及,既是对传统节日的敬重,也是道教修行中重视时间与节气的体现。诗人通过对师父丹阳的赞美,表达了对道教真理的向往与追求。诗末的疑问句“何日再相逢”,流露出对道友的深情留恋,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道教文化中对相聚的珍视。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彰显了王丹桂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道教修行的尊重、对师父的敬仰,以及对道友相聚的珍惜展开,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深邃和人际关系的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对师父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何日再相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满庭芳 因腊月二十二日乃重阳师祖悯化妙行》的详细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