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7
作者: 如愚居士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因习业自当度日,未尝谒见豪贤。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悠然。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造遮蜴石道,直至水曹边。都系束修已镪,舍为助道安禅。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我在当涂之地,舍弃儒家之学,追随道教的教义,遵循圣人的教诲多年。已经过了三十年,断绝了所有尘世的纷扰。因为在学习事业上,理应安安稳稳地度过每一天,从未拜见过豪杰贤士。通过般若的智慧,翻转了烦恼,心境开阔而悠然自得。这些年里,已经有十四年,我装饰佛像,塔宇光鲜亮丽。修建蜥蜴石道,直通水曹边。所有的工作,都属于我修行的成果,舍弃这些是为了助道安禅。感到惭愧,其实一无所得,唯有本觉的性情明亮而圆满。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道教思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我修行的叙述,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弃儒奉道”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反思,更显示了他对道教哲学的执着。诗人在提到“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时,表达了他对尘世烦恼的脱离,强调了修行带来的内心安宁。
通过“般若力,掀翻烦恼”一句,诗人展现了智慧在心灵解脱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智慧能够帮助人们超越烦恼。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多年来对佛教文化的投入,修建佛像和道路的细节,体现了他在修道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然而,在最终的感悟中,诗人承认“了无所得”,揭示了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成就。
整首诗气韵悠长,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道教风格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探讨了修行与自我觉悟的关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入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放弃哪种学说?
诗中提到的“般若力”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满庭芳》的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