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14
喜迁莺 其二 同人小集螺墩,花事已过矣,赋此以续李重光恨来迟曲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晴烟吹絮,对嘉树秀筠,栏干闲拊。
屐齿香痕,裙腰草色,多事晓莺争诉。
好花倩魂空往,佳约芳期终阻。
凤弦曲,但临觞休按,红盐新谱。
南浦。离恨远,清浅半湾,不是仙源路。
流水三生,碧云千里,锦字懒传幽素。
黯然一江风浪,归棹还催人去。
楚天暝,想轻寒已到,驯鸥眠处。
晴天的烟雾轻轻吹动着柳絮,面对着繁盛的树木和秀丽的竹子,我在栏杆旁闲适地抚摸着。
木屐的香痕留在地上,裙腰的草色映衬着晨曦,令人心事重重的黄莺在争相诉说。
美好的花朵令人心向神往,但曾经的约定却最终被阻碍。
凤弦曲调响起,却只是在酒杯前停留,新的曲谱还未完成。
在南浦,离恨又远,清澈的水湾中不是通往仙界的道路。
流水带着三生三世的情感,碧空千里,锦字的信笺懒于传递那幽静的情思。
黯然的江面上波涛起伏,归舟又催促着人们离去。
楚天渐暗,想那轻寒已经来临,鸥鸟自在地栖息在岸边。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期已过,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离别的苦涩,借景抒情,以表达对逝去的美好时光与情感的怀念。
这首《喜迁莺 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花事已逝的惋惜以及对过往美好约定的无奈。诗中以“晴烟吹絮”开篇,描绘了一个清新明朗的日子,接着通过“屐齿香痕”和“裙腰草色”进一步烘托出一种轻松闲适的氛围。然而,正是这种宁静的表象下,潜藏着“多事晓莺争诉”的情感纠葛,黄莺的歌唱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心事。
“好花倩魂空往,佳约芳期终阻”一联,直接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光和逝去的爱恋的追忆与惋惜。接下来的“凤弦曲”则暗示着对新曲调的渴望,但现实的无奈让人只有“临觞休按”,在酒杯前止步。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深刻体悟。
最后的“楚天暝,想轻寒已到,驯鸥眠处”,写景与抒情相映成趣,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冷清感,鸥鸟在岸边栖息,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爱情失去的感叹,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涩,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重光
B. 周之琦
C. 杜甫
D. 白居易
“屐齿香痕”中的“屐”指的是什么?
A. 鞋子
B. 木屐
C. 草鞋
D. 靴子
诗中提到的“凤弦曲”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首诗歌
C. 一种曲调
D. 一种舞蹈
诗中“多事晓莺争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周之琦的《喜迁莺》与李重光的《无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