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5-07 08:21:19

诗句

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

滮池侵黍稷,谷水播菑畲。

六月蝉鸣稻,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1:19

原文展示:

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
滮池侵黍稷,谷水播菑畲。
六月蝉鸣稻,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于。


白话文翻译:

云层在傍晚时分聚集,榆树的嫩荚已经成熟;
灼热的阳光下,杏花刚刚开放。
滮池的水已浸润了黍稷,谷水开始流向田畴。
六月的蝉鸣声声响起,稻田间的千金龙骨水渠也在流淌。
微风轻拂,古老的渡口微微摇动,
防露的草木在林中轻轻摇晃。


注释:

字词注释:

  1. 榆荚:榆树的果实,成熟后可见。
  2. :指割草或荆棘等,表示春夏之交的草木生长。
  3. 滮池:古地名,池水的名称。
  4. 黍稷:指黍和稷,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5. 谷水:指稻谷生长所需的水源。
  6. 千金龙骨渠:古代水渠名,形容其价值如千金,表明其重要性。
  7. 含风:风的拂动,给人以清新感。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千金龙骨渠”,可能暗指古代对水利的重视,龙骨象征着强大的基础设施,体现了诗人对农业和水利工程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长风,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歌、散文及辞章,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庾信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正值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农业生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农田的繁荣,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描绘夏季晚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热爱。首句“兴云榆荚晚”以“云”和“榆荚”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展示了晚霞中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烧薙杏花初”则利用“烧”字,传达出阳光照射下花朵的娇艳,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借助“滮池侵黍稷”和“谷水播菑畲”展示了农田的丰收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夏季的富饶。这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感受到农业的繁荣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劳动成果的赞美。

“六月蝉鸣稻”一句,蝉鸣声声响起,给炎热的夏日增添了生动的音律。最后两句“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于”则以风和林木的动态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庾信卓越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兴云榆荚晚:描绘傍晚时分,云层聚集的场景。
  2. 烧薙杏花初:杏花在阳光下绽放,象征着春夏交替的生机。
  3. 滮池侵黍稷:滮池的水流入了黍稷的田地,表现出丰收的希望。
  4. 谷水播菑畲:谷水滋润了农田,象征着农业的繁荣。
  5. 六月蝉鸣稻:蝉在稻田旁鸣叫,生动描绘夏季的热烈。
  6. 千金龙骨渠:形容水渠的重要性,暗示水利对农业的影响。
  7. 含风摇古度:微风轻拂,古渡口摇曳,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8. 防露动林于:草木在风中摇动,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摇动”等词汇,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增添了诗的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农业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对乡土情怀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变化与自然的神秘。
  2. 榆荚:代表成熟与丰收。
  3. 杏花: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4. 滮池:代表水源与生命之源。
  5. 蝉鸣:象征夏季的热烈与生命的蓬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兴云榆荚晚”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2. “千金龙骨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水利的重要性
    C. 贸易
    D. 农田的贫瘠

  3. 诗中提到的“六月蝉鸣稻”表现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
  • 《春夜喜雨》(杜甫):描绘春雨滋润大地的美景,体现对农田的关心。

诗词对比:

  • 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六》王维《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自然,但庾信更注重描写农业的繁荣,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清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庾信诗全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晦日送穷三首 赠丘郎中 别李馀 送韦瑶校书赴越 送邢郎中赴太原 秋日闲居二首 寄李干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 街西居三首 过稠上人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冤假错案 鼓掌 贴里 尣字旁的字 备课 丶字旁的字 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肆行不轨 炎农 凉了半截 白撞雨 鼻字旁的字 背山起楼 疑云满腹 包含遐的成语 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