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1:22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
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
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
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场景:浮动的桥上绿盖相拥,清晨的雍门开启,石崇在迎接客人,而山涛则是带着歌妓前来。水面上的波纹不断涌动,春风中的花瓣随意飘舞。究竟有谁会珍惜那轻柔的红袖呢?宁愿用金杯来畅饮呢!
庾信(约513–577),字子山,号元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古诗闻名。庾信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社会风气复杂,庾信通过描绘繁华的宴乐场景,反映了士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的社交场合,诗人以“浮桥翠盖”“平旦雍门”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典雅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石崇与山涛,分别象征着热情的主人与迎接的贵宾,二者的互动展示了当时士族间的交往风尚。水面波纹与风中花瓣的描绘,则传达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则是一种对享乐主义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究竟是应珍惜那轻盈美丽的女子,还是宁愿沉迷于奢华的饮酒?这句反问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对繁华生活的描绘与对情感的思索,传达了人在享乐与珍惜之间的内心挣扎。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哪个时间段?
"红袖"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待享乐的态度是?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庾信的诗更侧重于描绘宴乐场景中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饮酒态度。二者在主题上虽同为享乐,但表现手法截然不同,前者更为婉约,后者则更加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