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7:24
立德齐今古,资仁一毁誉。
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
处下唯名惠,能言本姓蘧。
未论惊宠辱,安知系惨舒。
立德的标准在古今之间是一致的,仁德的价值也在于一念之间的毁誉。
没有技能的人只能用瓮来汲水,有道德的人则靠道理来耕作。
处于下位的人只有名声和恩惠,而能说出自己本姓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还未曾论及荣宠之事,如何能知人心的悲惨与舒适呢?
“立德齐今古”:强调道德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古今无差别。 “无机抱瓮汲”:暗指无能者的生活,借用水瓮这一形象。 “安知系惨舒”:探讨人心的复杂,指出外界的荣辱并不代表内心的真实感受。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与辞赋,作品内容多涉及人生哲理和情感抒发。他的诗风清丽而含蓄,常常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庾信仕途不顺之际,表达了他对道德、仁义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冷静观察。
这首诗展示了庾信对道德与仁义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无能与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揭示了社会中的荣辱观念。开头两句提及“立德齐今古”,意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资仁一毁誉”则提示人们对名声的看重常常是短暂的、变化无常的。诗人以“无机抱瓮汲”与“有道带经锄”作对比,突显有道理的人生更加充实、意义深远。处下者的“唯名惠”则是对社会地位的无奈反映,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与思考。最后,诗句“未论惊宠辱,安知系惨舒”更是升华了主题,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感受才是评判人生的标准。这首诗不仅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庾信对生活的理性观察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如无机与有道)、比喻(如“抱瓮汲”象征无能者)、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及其恒久性,批判了世俗对名利的追逐,倡导真实内心的反思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立德齐今古”的意思是?
A. 道德的标准在古今是一致的
B. 立德的人不需要名声
C. 古今的道德没有区别
“无机抱瓮汲”比喻的是?
A. 有技能的人
B. 无能者的生活状态
C. 追求名利的人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强调道德与仁义的价值
C. 享受荣华富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