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5:00
病中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禀生拙以疎,俯仰人事劳。
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
闭合无余欣,西风晚萧骚。
乃司扬子居,未曾损一毛。
流光背人驰,岁暮不自聊。
安得七发贤,相从观海涛。
我生来就笨拙,常常感到人事的劳累。
烦恼的病痛随着秋天的到来,幽深的忧郁又怎能逃脱?
心中闭塞,毫无欢乐,西风送来阵阵萧索。
我在扬子的居所,身体从未损伤一毛。
光阴匆匆而过,到了岁末却无法自得。
怎样才能得贤者相伴,一起观赏海涛的壮丽呢?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少有名声,作品多以感怀和哲思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流谦生病期间,借病痛抒发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渴望能够与贤人同行,寻求精神的慰藉。
李流谦的《病中》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作者在病痛中的孤独与忧愁。首联以“禀生拙以疎”开篇,直接表明了自己性格的笨拙与对人事的疲惫,展现了其对人际关系的无奈感。接下来的“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则通过季节变化的隐喻,强调了病痛与忧虑的纠缠,突出作者在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中间两联通过描写秋风的萧索与心灵的闭塞,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西风的萧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未曾损一毛”则隐含着一种对健康的珍惜与叹息,昭示着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流光背人驰,岁暮不自聊”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尤其是向往与贤者一同观海的愿望,流露出一种对友谊和精神陪伴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李流谦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既有个人的孤独,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情的渴望,反映出人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流谦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萧瑟
C. 夏日的繁茂
D. 冬季的寒冷
诗中作者渴望与谁一起观海涛?
A. 家人
B. 朋友
C. 七贤
D. 自己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