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19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整座城的楼台上,玉色的栏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雪过后,天气晴朗,却并不感到寒冷。细雨滋润了竹根,肥美的腊笋已然生长;温暖的阳光使得蔬菜的叶子也开始生长,准备迎接春天的丰盘。眼前琐事繁多,游玩的机会却少了,心中没有忧虑,酒量也随之宽广。听说压沙梨已经开始发芽,必须骑马去泥泞的地方看看。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州”,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律诗与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小雪时节写的,描绘了雪后晴天的景象,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黄庭坚的《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小雪后的美丽景象。诗中,作者以“满城楼观玉阑干”开篇,既描绘了城中建筑的美丽,又隐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接着,诗人通过“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心境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豁达:“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在繁忙的生活中,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一份淡定,体现了他超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讯的期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体来看,诗作以细腻的描写和豁达的心境,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从容,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黄庭坚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腊笋”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蔬菜
C. 一种肉制品
D. 一种花卉
诗中的“胸次无忧酒量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虑
B. 放松
C. 兴奋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诗歌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生活的思考,但黄庭坚更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