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32
念奴娇 壬戌秋泊汉江鸳鸯滩,寄赠
作者:白朴 〔元代〕
露团渐冷,又今年孤负中秋明月。
谁念江干憔悴我,梦断芙蓉城阙。
燕子东归,鸿宾南下,满眼芦花雪。
行人何处,也应珠泪凝睫。
常记楼上歌声,一尊酒尽,默默无言别。
恨杀鸳鸯滩下水,不寄题诗红叶。
聚泪鲛绡,画眉螺黛,总在归时节。
百年心事,等闲休向人说。
露水渐渐变冷,而我又一次辜负了中秋的明月。
谁来惦念我这个在江边憔悴的人呢,梦中已断在芙蓉城的阙楼。
燕子已东归,鸿雁南飞,眼前满是芦花如雪。
行人不知何处,想必也在泪水中凝望着。
我常常记得楼上的歌声,酒已喝尽,默默无言地离别。
恨啊,在鸳鸯滩下的水中,未曾寄去题诗的红叶。
泪水聚在鲛绡上,画眉的螺黛色,也总是在归来的时节。
百年心事,闲时不需向人倾诉。
作者介绍:白朴(约1226-1306),元代戏曲作家,词人。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秋季,诗人怀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惆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惆怅与孤独感。开篇的“露团渐冷”即强调了秋季的寒意,紧接着的“孤负中秋明月”则道出诗人对于节日的失落与无奈。诗中“谁念江干憔悴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燕子和鸿雁的归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满眼芦花雪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最后几句“百年心事,等闲休向人说”,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哲理的高度,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沉重。
整首诗通过画面感极强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白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谁念江干憔悴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愤怒
“聚泪鲛绡”中的“鲛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绸缎
C. 一种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但其意象和情感基调更为直白,白朴的《念奴娇》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构建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