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36
高阁千寻跨,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未有夜乌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楼阁的屋檐高低相齐,仿佛可以跨越千寻之远。云彩在楼阁旁边飘过,显得格外近,而花瓣在空中飞舞,似乎又低了一倍。吹着箫迎接白鹤,照着镜子舞动的山鸡。为何要愁苦于日暮时分,夜晚的乌鸦也还未啼鸣。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白鹤”与“山鸡”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高洁和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字士行,号澄江,生于公元507年,卒于577年。他是南朝梁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赋等文体,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和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庾信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洒脱心态。
这首诗以高阁、白鹤和山鸡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开头两句以“高阁千寻跨,重檐百丈齐”描绘出一幅宏伟的建筑景象,令人感受到高耸入云的壮丽。紧接着的“云度三分近,花飞一倍低”,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云与花的相对位置,表现出一种空间的变化和深远的意境。
诗中“吹箫迎白鹤”与“照镜舞山鸡”,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还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幽雅。最后两句“何劳愁日暮,未有夜乌啼”,则转向对生活境遇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显示出一种超脱与洒脱。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豁达,展现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阁有多高?
A. 千寻
B. 百丈
C. 十丈
D. 一寻
诗中用来迎接白鹤的乐器是什么?
A. 笛
B. 箫
C. 琵琶
D. 古筝
诗人对日暮的态度是?
A. 忧愁
B. 平静
C. 愤怒
D. 害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