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3:43
三径蔷薇没草长,夜阑新月小洒微光。
荼蘼开在老池塘。春一缕含在蕊中央。
人坐石阶凉。看花凋谢了剩残香。
不堪折却缀衣裳。更别说饰我女儿妆。
在三条小径上,蔷薇花已经凋谢,草丛却愈发茂盛。夜深时分,新月微微洒下柔和的光辉。荼蘼花正盛开在古老的池塘边,春天的一缕气息藏在花蕊的中央。人坐在石阶上感到一丝凉意,看着花儿凋零,留下一点残香。真不忍心去折下花朵来装饰衣裳,更别提用于妆饰我的女儿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荼蘼”在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含有对春天的无限感慨。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围绕生命、自然和情感,风格细腻,富有观察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之情,反映了自然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中描绘了蔷薇的凋谢与草的茂盛,形成了一种生与死、繁华与凋零的对比。新月的微光映照了夜的静谧,使人不禁沉浸在思考中。荼蘼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最后一缕气息,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
坐在石阶上的人,面对花香的残留,内心充满惆怅。对花的留恋和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慨,更是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气息,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传达了珍惜当下、感恩生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荼蘼”指的是什么花?
诗人坐在什么地方感受到凉?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崔荣江的《小重山六首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但崔荣江的作品更多体现出对春天的失落感,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过往情感的缅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