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

时间: 2025-04-23 04:38:33

诗句

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

秋风扶醉上层台。

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

看取古人何事业,一抔黄土苍苔。

閒身差健且衔杯。

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38:33

原文展示: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
作者:林鸿 〔明代〕

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
秋风扶醉上层台。
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
看取古人何事业,一抔黄土苍苔。
闲身差健且衔杯。
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身为官吏的感慨,尽管年纪未老,却在秋风中醉意朦胧地登上高台。经过百年的清梦,回首往事,心中豪情壮志再度涌起。古人留下的事业成就,让人不禁想起那一抔黄土与苍苔,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追忆。闲暇之际,作者得以健朗地饮酒,夕阳余晖下,渔舟归去,寒色的雁阵催促着秋意的来临。

注释:

  • 金门:指金门山,古代诗人常用的地名。
  • 簪笔吏:指做文书工作的官员,带着金饰的笔。
  • 层台:高台,指高处的观景台。
  • 百年清梦:指作者经过的岁月如梦,喻指经历的时光。
  • 一抔黄土:指古人的遗骸化为黄土,象征死亡与永恒的沉淀。
  • 苍苔: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沧桑的痕迹。
  • 闲身:指身心放松,状态轻松。
  • 渔篴:渔舟。
  • 寒色雁书:指寒冷的秋色和飞来的大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鸿,明代诗人,以词赋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登高望远,感慨人生和时光的流逝,以及对古人事业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和自身处境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我价值的思考。诗的前两句“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写了身处官场的诗人自我认知,尽管身为文官,但未曾老去,反而在秋风中感受到一丝醉意,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自由的渴望。

接下来的“秋风扶醉上层台”描绘了在高台上,作者在秋风中微醉的状态,似乎是在追忆往事。紧接着的“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表达了在沉醉中醒悟,回忆起百年的沧桑与壮志,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不屈的豪情。

“看取古人何事业,一抔黄土苍苔”则是对古人功业的追思,象征古人最终归于黄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人生的意义。最后两句“闲身差健且衔杯,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则描绘了闲适的饮酒情景,夕阳下渔舟归来,寒色的雁阵让人感受到秋天即将结束,时间的流逝如同一纸书信,催促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是金门簪笔吏:自我反省,身为官吏,身处金门的笔吏,暗喻社会地位。
  • 天教未老归来:虽然未老,但有归来的渴望,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 秋风扶醉上层台:在秋风中微醉,表达享受当下的情感。
  • 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经历百年,心中壮志再次涌动,体现对未来的希望。
  • 看取古人何事业:反思古人的成就,感慨历史的沉淀。
  • 一抔黄土苍苔:古人的事业最终化为黄土,象征生命的短暂。
  • 闲身差健且衔杯: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 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自然环境的描绘,传递出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人的事业比作黄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拟人:秋风似乎在扶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每句之间有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的沉淀,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门:象征高处的官场地位。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层台:代表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 黄土:生命的归宿,象征历史的沉淀。
  • 苍苔:岁月的痕迹,象征时间的无情。
  • 夕阳:象征着晚年人生的美好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身是金门簪笔吏”中的“簪笔吏”指的是: A. 官吏
    B. 文人
    C. 商人
    D. 农民

  2. “一抔黄土苍苔”中“黄土”象征: A. 财富
    B. 功业
    C. 死亡与历史
    D. 自然

  3.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古人事业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
    C. 无所谓
    D. 不屑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柳宗元《江雪》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林鸿的《临江仙》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但李白更侧重于饮酒作乐的洒脱,而林鸿则更注重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其情感更加悲凉,强调人生的艰辛与困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历代诗词名作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为孟文郡君写冬花小幅并题 鹧鸪天 西藏旅中 鹧鸪天 游腾冲和顺古镇 鹧鸪天·寿王瑗仲先生,并题南山同寿 鹧鸪天·罗袜凌波洛浦仙 鹧鸪天 甲戌正月下旬偕韵绮同西明夜至无锡借灯笼入梅园宿次日冒雨登鼋头渚望太湖归谱此词 鹧鸪天 客中送故友赴战区 鹧鸪天·巧匠园缝异样花 鹧鸪天 西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眉扬目展 交派 包含鲑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有翅难飞 派索 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都魁 同休共戚 黎庶涂炭 畎亩下才 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聿字旁的字 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配嫡 索垢吹瘢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