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38:33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
作者:林鸿 〔明代〕
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
秋风扶醉上层台。
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
看取古人何事业,一抔黄土苍苔。
闲身差健且衔杯。
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身为官吏的感慨,尽管年纪未老,却在秋风中醉意朦胧地登上高台。经过百年的清梦,回首往事,心中豪情壮志再度涌起。古人留下的事业成就,让人不禁想起那一抔黄土与苍苔,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追忆。闲暇之际,作者得以健朗地饮酒,夕阳余晖下,渔舟归去,寒色的雁阵催促着秋意的来临。
作者介绍:林鸿,明代诗人,以词赋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登高望远,感慨人生和时光的流逝,以及对古人事业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和自身处境的深刻体悟。
《临江仙 秋登平远台》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我价值的思考。诗的前两句“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写了身处官场的诗人自我认知,尽管身为文官,但未曾老去,反而在秋风中感受到一丝醉意,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自由的渴望。
接下来的“秋风扶醉上层台”描绘了在高台上,作者在秋风中微醉的状态,似乎是在追忆往事。紧接着的“百年清梦醒,万里壮怀开”,表达了在沉醉中醒悟,回忆起百年的沧桑与壮志,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不屈的豪情。
“看取古人何事业,一抔黄土苍苔”则是对古人功业的追思,象征古人最终归于黄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人生的意义。最后两句“闲身差健且衔杯,夕阳渔篴送,寒色雁书催”则描绘了闲适的饮酒情景,夕阳下渔舟归来,寒色的雁阵让人感受到秋天即将结束,时间的流逝如同一纸书信,催促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的沉淀,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身是金门簪笔吏”中的“簪笔吏”指的是:
A. 官吏
B. 文人
C. 商人
D. 农民
“一抔黄土苍苔”中“黄土”象征:
A. 财富
B. 功业
C. 死亡与历史
D. 自然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古人事业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
C. 无所谓
D. 不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