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8
病是因中造,身从幻里过。
一春花事耐消磨。
解道今人愁比昔人多。
飘瓦常惊雨,飞瓶早坠波。
残煤退管写临河。
还共贞元朝士唱南柯。
这场病是由于内心的造作,身体便在虚幻中游走。
一整春天的花事,何尝不经历消磨。
人们常说如今的愁苦比往昔人更多。
飘荡的瓦片总是被雨惊动,飞落的瓶子早已坠入波中。
残余的煤炭已经退去,留下的只是临河的孤寂。
我还与贞元朝的文士一起唱着南柯的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昌绶(1844-1927),清代诗人、画家,以书法和绘画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在病中思考人生,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们愁苦的加重,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感慨。
《南歌子》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描绘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开篇以“病是因中造”点明了内心对身体的影响,暗示了人们的痛苦往往源于内心的烦恼与执念。接着,诗人通过“一春花事耐消磨”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春花虽美,终究难逃凋零,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解道今人愁比昔人多”,诗人感叹现代人的愁苦似乎更甚于古人,反映出社会变迁带来的心理负担。通过“飘瓦常惊雨,飞瓶早坠波”描绘出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瓦片和瓶子象征着人们在风雨中无处寄托的脆弱与不安。
最后,诗人提到“残煤退管写临河”,不仅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也留给读者思考与历史的联系,表达了与贞元朝士共鸣的情感,似乎在追溯历史的同时,也在反思当下的愁苦。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蕴含深意,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所感受到的愁苦与孤独,揭示出内心的挣扎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病是因中造”强调了什么?
“飘瓦常惊雨”中的“瓦”象征什么?
“南柯一梦”出自哪部作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