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徐群宰望江》

时间: 2025-05-09 02:31:21

诗句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

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

劝民勤机杼,自然国用并。

但见富贵者,知食不知耕。

忽尔秋不熟,储廪焉得盈。

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

吾道不遗贤,霄汉期芳馨。

一夫若有德,千古称其英。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浊者必恶清,瞽者必恶明。

孤松自有色,岂夺众草荣。

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

为丝若不直,焉得琴上声。

好去立高节,重来振羽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1:21

原文展示:

送徐群宰望江 邵谒 〔唐代〕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 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 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 劝民勤机杼,自然国用并。 但见富贵者,知食不知耕。 忽尔秋不熟,储廪焉得盈。 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 吾道不遗贤,霄汉期芳馨。 一夫若有德,千古称其英。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浊者必恶清,瞽者必恶明。 孤松自有色,岂夺众草荣。 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 为丝若不直,焉得琴上声。 好去立高节,重来振羽翎。

白话文翻译:

古代人追求文学,是为了安抚疲惫的百姓。 现代人追求文学,只是为了成为公卿贵族。 真正的大贤重视国家的根本,即使屈居官职也不忘初心。 劝导百姓勤劳织布,国家的财富自然会充盈。 只看到富贵的人,他们只知道吃而不知道耕作。 突然间秋天收成不好,储备的粮食怎么能充足呢? 献艺虽然辛苦,但用心必须公平。 我的道路不会遗漏贤才,期待他们在天空中散发芬芳。 一个人如果有德行,千百年后仍会被称赞为英雄。 陶潜虽然治理地方,崔烈也只是徒有其表。 浑浊的人必定厌恶清澈,盲目的人必定厌恶光明。 孤独的松树自有其色彩,岂会夺走众草的荣光。 作为刀如果不锋利,怎能获得宰牛的名声。 作为丝如果不直,怎能奏出琴上的美声。 好好地去树立高尚的节操,再次归来时振翅高飞。

注释:

  • 疲甿:疲惫的百姓。
  • 公卿:指高官贵族。
  • 武城:古代地名,这里指官职。
  • 机杼:织布机,这里指勤劳工作。
  • 储廪:储备的粮食。
  • 霄汉:天空。
  • 陶潜:东晋诗人,以清廉著称。
  • 崔烈:东汉末年名士,以清高自居。
  • 台衡:指高官显位。

诗词背景:

邵谒是唐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首诗是送别徐群宰望江的作品,通过对古今文学追求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贤才的期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提到的“古人力文学”与“今人力文学”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对古代理想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今文学追求的对比,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和诗人对真正贤才的期待。诗中“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与“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古代理想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对“大贤重邦本”和“劝民勤机杼”的描述,强调了贤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勤劳对国家财富的贡献。诗的结尾鼓励人们树立高尚的节操,期待他们再次归来时能够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贤才的期待。

诗词解析: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古人力文学”与“今人力文学”的对比,以及“孤松自有色”和“为刀若不利”等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古今文学追求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贤才的期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强调了贤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勤劳对国家财富的贡献。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诗中的“孤松”、“刀”、“丝”等意象,分别象征着坚韧、锋利和正直,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人力文学”与“今人力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古代人追求文学是为了安抚百姓,现代人追求文学是为了成为公卿贵族。 B. 古代人追求文学是为了成为公卿贵族,现代人追求文学是为了安抚百姓。 C. 古代人和现代人追求文学的目的相同。 D. 古代人和现代人都不追求文学。

  2. 诗中的“孤松自有色”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坚韧 C. 美丽 D. 平凡

  3. 诗的结尾“好去立高节,重来振羽翎”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过去的批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贤才的期待。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相比,邵谒的这首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古代理想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邵谒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谒诗歌的历史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越调】小桃红 铜雀台 奉和圣制瑞雪篇 从军 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 北宅秘园诗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 侍东耕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下有服 斤字旁的字 端端正正 包含纺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斗而铸锥 舟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月落屋梁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拟非其伦 鹿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謏言 宝货难售 情性 崖崟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