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7:05
作者: 潘榕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荼蘼开罢。槐又迎初夏。
春色繁华弹指乍。寂寞小园亭榭。
无端病起恹恹。遣愁独立檐前。
细数绿阴梅子,枝头个个匀圆。
荼蘼花开过了,槐树又迎来了初夏。
春天的美丽景色在瞬间消逝,
小园中的亭阁显得如此寂寞。
莫名其妙地生了病,感到无精打采,
一个人无所事事地站在屋檐前,
细细数着绿荫下的梅子,
枝头的梅子一个个都圆润饱满。
潘榕是清代诗人,生活于清朝时期,擅长词曲与诗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创作于初夏,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惆怅与对初夏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这首《清平乐 初夏口占》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的开头提到“荼蘼开罢”,这一句即暗示春天的结束,接着“槐又迎初夏”则标志着季节的更替。春色的繁华已经过去,留给人的只有一片寂寞。诗人在小园亭榭中感受到孤寂,似乎在暗示他与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孤独。
“无端病起恹恹”一句,表现出诗人因季节变换而生出的病痛,既是身体的虚弱,也是内心的忧愁。站在檐前,诗人数着绿阴下的梅子,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也透出一丝清新的气息。梅子的饱满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美好,尽管诗人感到孤独,但周围的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的情感深度,表现出一种在孤独中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态度。
诗歌主要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不舍与对个人情感的思考,描绘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荼蘼”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感到“恹恹”?
诗中“枝头个个匀圆”形容的是?
两首诗在季节变化的描写上都有所体现,但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清平乐 初夏口占》更倾向于内心的孤寂与细腻的观察,而《春望》则结合了社会背景,体现出深重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