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27
金缕曲 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
易顺鼎 〔清代〕
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
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我比斜阳行更远,
奈寒鸦尚隔斜阳外。还不了,蹇驴债。
天涯总是愁先在。感明朝坠鞭京洛,
挂帆江海。沽酒离亭寻冷伴,
惟有枫人红醉。曾见否词仙墨洒。
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
一旦进入了浮生的境界,谁能像青山那样安宁,白云那样无碍?
经历了十年的歌唱与怀念梦境,已经将沈家的衣带宽松了。
我在心头遍绘“秋”字,走得比斜阳更远,
却奈何寒鸦依旧隔着斜阳而外。
这些债务还无法了结,天涯的愁苦早已在心间。
明朝就要赶赴京洛,挂帆出海。
在离亭中买酒寻求冷静的伴侣,
唯有醉红的枫人相伴。
你曾见过那位词仙在墨水上挥洒吗?
那诗叶亲自题写的寄处,
趁着凉波,早早与湘川相会。
请告诉我,是否已经憔悴?
易顺鼎,清代著名词人,因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词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词作是在靖州的道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作品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表现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金缕曲 靖州道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词人用“浮生界”开篇,立刻引入了人生的思考。接着通过青山与白云的对比,表现了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之间的矛盾。十载的时光在这里被浓缩成了歌离与梦的吊唁,揭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哀愁。
“把秋字心头遍画”一句,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思索,似乎在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内心的感受。然而“奈寒鸦尚隔斜阳外”则突显了孤独的情绪,尽管景色美丽,内心却依然感到寒冷与隔阂。词中涉及的“蹇驴债”则更是形象地反映了生活的负担,似乎无论走到哪里,这份愁苦始终伴随左右。
后面的部分,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对友人的呼唤,试图在离亭中寻找酒伴以解愁,然而“惟有枫人红醉”则暗示着即便在醉中,也难以忘却现实的苦楚。最后几句则是对友人的寄托与期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眷恋。
整首词兼具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孤独、思念与期望的复杂情感,展示了诗人在浮生中的无奈与追求。
诗中的“浮生界”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人生的状态
C. 生活的负担
答案:B
“寒鸦”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快乐的心情
B. 孤独与隔阂
C. 友谊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蹇驴债”是指?
A. 生活的希望
B. 生活的重担
C. 未来的梦想
答案:B
对比易顺鼎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易顺鼎则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