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6:53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在诚斋的月亮尚未升起之前,我已经来到万花川谷。
并不是诚斋没有月亮,只是隔着一片修竹树林。
现在才是农历的十三夜,月光已经如玉般明亮。
这还不是秋天的奇绝之景,等到十五、十六的时候更美。
杨万里(1180年-126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常以质朴的语言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七月的一个夜晚,正值农历十三,诗人于万花川谷中赏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月亮的思考。此时,正值夏末秋初,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表现出期待。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对于月亮的期待,虽然诚斋尚未见月,但万花川谷已然入目,令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的错位和诗人的细腻观察。第三句“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将时间推进,月光虽不及满月之时的璀璨,但依然美丽如玉,展现了诗人对每一阶段月色的欣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月色的期待,暗示十五、十六的明月将更为绝美,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情感,都显得十分和谐,诗人以简约而富有层次的语言,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令人倍感亲切。
这首诗围绕着月亮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的宁静。
诗人何时到达万花川谷?
诗中提到的“诚斋”指的是:
诗人对十五、十六的月色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