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时间: 2025-04-26 07:06:53

诗句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6:53

原文展示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白话文翻译

在诚斋的月亮尚未升起之前,我已经来到万花川谷。
并不是诚斋没有月亮,只是隔着一片修竹树林。
现在才是农历的十三夜,月光已经如玉般明亮。
这还不是秋天的奇绝之景,等到十五、十六的时候更美。

注释

  • 诚斋:指诗人自己的居所,意指月亮尚未照到的地方。
  • 万花川谷:指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是诗人登高望月的地点。
  • 修竹:形容周围环境中有竹林,隔挡了月光的照射。
  • 奇绝:形容景色非常独特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126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常以质朴的语言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七月的一个夜晚,正值农历十三,诗人于万花川谷中赏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月亮的思考。此时,正值夏末秋初,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表现出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对于月亮的期待,虽然诚斋尚未见月,但万花川谷已然入目,令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的错位和诗人的细腻观察。第三句“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将时间推进,月光虽不及满月之时的璀璨,但依然美丽如玉,展现了诗人对每一阶段月色的欣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月色的期待,暗示十五、十六的明月将更为绝美,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情感,都显得十分和谐,诗人以简约而富有层次的语言,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未到诚斋:月亮尚未升起到我的居所,暗示着期待和渴望。
  • 先到万花川谷:我已经到达了风景如画的万花川谷。
  • 不是诚斋无月:并不是说诚斋没有月光。
  • 隔一林修竹:只是被一片修竹隔挡住了。
  • 如今才是十三夜:现在已经是农历的十三夜。
  • 月色已如玉:月光已经如同白玉般明亮。
  • 未是秋光奇绝:这还不是秋天最美的景色。
  • 看十五十六:等到十五、十六的时候,月色会更加美丽。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诚斋与万花川谷的月光,突出环境的变化。
  • 比喻:将月光比作“玉”,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着月亮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万花川谷:代表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修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何时到达万花川谷?

    • A. 七月初十
    • B. 七月十三
    • C. 七月十五
    • D. 七月十六
  2. 诗中提到的“诚斋”指的是:

    • A. 诗人的家
    • B. 一种花
    • C. 一座山
    • D. 一片竹林
  3. 诗人对十五、十六的月色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失望
    • C. 无所谓
    • D.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现了思乡之情,情感更为浓烈。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月亮的哲理思考,情感深邃且含蓄。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密庵题柱二首 梅花自秦汉而下无一语焉至宋鲍参军照始赏其 梅花自秦汉而下无一语焉至宋鲍参军照始赏其 鳗井 留滞 苦雨 康侄招饮出示古洲所寄盆梅嘱坐客赋诗分韵得 久雨秋怀二首 久雨秋怀二首 净口二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更姓改名 打家劫盗 形息名彰 三点水的字 映月读书 秃宝盖的字 弥开头的成语 眼中刺 改换门庭 枪斗 照片 衷情 自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挟势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