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49
竹菊
曾向山中住,黄花烂漫栽。
主人缘爱竹,三径不教开。
我曾经住在山中,那里盛开着黄花。
主人因喜爱竹子,所以不让三条小径生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屠性,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流传较广。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为主,擅长通过意象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竹菊》创作于元代,正值文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雅趣的追求。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以及对竹和菊的喜爱。
《竹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句,描绘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以“曾向山中住”开篇,展现了他曾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暗示了与世隔绝的宁静。而“黄花烂漫栽”则展现了山野中盛开的菊花,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这种自然的美景不仅是诗人眼中的画面,也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映射。
接着,诗中提到“主人缘爱竹”,展现出主人的性情与品位,他偏爱竹子,而不让三条小径生长,暗指他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与保护。这暗示了对自然的尊重与珍惜,表现出一种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既有对竹子的欣赏,也有对菊花的赞美,反映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什么?
诗人曾经住在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竹菊》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竹菊》更为清新淡雅,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而《春望》则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