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1
金粟影
作者: 屠性 〔元代〕
桂树丛生双涧侧,
玄堂羽盖拥团团。
流膏久矣成芝菌,
结荫终当集凤鸾。
雨露春深增怵惕,
溪山秋晚耐高寒。
淮南不用歌招隐,
留与云仍百世看。
这首诗描绘了桂树在双涧旁茂盛生长的景象,玄堂的羽盖笼罩着一片团团的影子。流动的甘露已经积聚成了灵芝和菌类,树荫将来必定能吸引凤凰和鸾鸟。春雨和露水让人感到惊惧,而秋天的溪山在寒冷中显得愈发坚韧。淮南地区不需要歌声来招隐,留下的只有那些云彩,依然可以在百世之后被人们所瞩目。
屠性,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屠性借助桂树和自然景物,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美好的向往。
《金粟影》通过描绘桂树和周围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淡泊。首联“桂树丛生双涧侧”使用了生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氛围,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流膏久矣成芝菌”,则通过对流动甘露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中间的描写则引入了春秋的对比,春深时的怵惕与秋晚的坚韧,表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诗人内心的坚韧。最后两句“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观长久存在的自信,给人留下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使得作品不仅具备了审美价值,也蕴含了人生的智慧。
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礼赞,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桂树
B. 凤鸾
C. 流膏
D. 所有以上
“淮南不用歌招隐”中的“歌”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乐曲
C. 召唤
D. 以上皆是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哲思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所有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