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8:05
曾拟扁舟湘水西,夜窗听雨数归期。
归来偶对高人画,却忆当年夜雨时。
我曾打算乘小舟驶向湘水的西边,夜晚在窗前听雨,盼望着归来的日子。
当我偶然看到高人的画作,便想起了往年那个夜雨纷飞的时刻。
本诗提到的“高人”可能指代历史上著名的画家,诗人通过画作勾起了对过去的回忆。湘江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常被用来表达游子对家的思念。
作者介绍:邵博,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邵博在一次雨夜中,回忆往昔时写成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第一句“曾拟扁舟湘水西”展现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湘水作为他心中的一条归路,象征着家乡的归属感。第二句“夜窗听雨数归期”则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盼的场景,雨声似乎在催促着归期的到来,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归来偶对高人画”,引入了对艺术的欣赏与对高人境界的向往,画作成为连接现实与回忆的桥梁,激发了他对当年夜雨时光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艺术的欣赏,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指的是什么?
诗人回忆的是什么时刻?
“高人”在诗中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邵博的《题智永上人潇湘夜雨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皆以自然描写为主,邵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在自然景色中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两者都通过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