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27
作者: 蒋士铨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三落冬冬鼓。记今宵十年师友,剪灯而语。酒映须眉人欢喜,那更三星在户。簿醉也平生堪数。廉让泉清曾共饮,古之人默默心相许。荼与荠孰甘苦。茫茫何处吾乡土。念江南莺花风月,可成宾主。介母莱妻同此愿,促买半山荒墅。偕隐者久安贫窭,仕宦人生须自量,再因循可有丝毫补。难道是匆匆去。
这首诗开头是鼓声低沉而悠扬,犹如冬天的鼓声。回想今晚与师友相聚十年,剪灯下交谈,酒光映照着彼此的容颜,大家都很开心,仿佛星星也在窗外欢庆。即使微醺,我的经历也算得上丰富。曾与清泉共饮,不禁回想古人默默相许的情谊。苦与甜之间究竟哪一个更好?在茫茫的天地之间,我的家乡在哪里?想念江南的鸟儿花儿与风月,或许可以成为朋友的主人。希望家母和妻子都能同此心愿,促成购买半山的荒宅,与隐者一起安贫乐道。仕途人生应量力而行,再沉迷于此是否还有任何补救?难道这就是匆匆而去的命运?
作者介绍: 蒋士铨,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与诗歌,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友谊、隐逸生活的向往,文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与师友庆祝十年友谊之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隐逸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师友相聚的场景为起点,通过鼓声、酒杯、灯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慨。诗人借酒抒怀,回忆过往,感慨人生如梦,时间如流,十分打动人心。尤其是“荼与荠孰甘苦”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诗中多次提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仕途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要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友谊与隐逸
C. 对爱情的追求
"荼与荠孰甘苦"中的“荼与荠”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复杂
B. 友谊的深厚
C. 家乡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半山荒墅”象征什么?
A. 仕途的成功
B. 隐逸的理想生活
C. 朋友的聚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