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5:02
原文展示:
咏八日诗三首 其一 作者:支遁 〔魏晋〕
大块挥冥枢,昭昭两仪映。 万品诞游华,澄清凝玄圣。 释迦乘虚会,圆神秀机正。 交养卫恬和,灵知溜性命。 动为务下尸,寂为无中镜。
白话文翻译:
大自然挥动着深邃的枢纽,明亮的两仪相互映照。 万物在华美的世界中诞生,清澈凝聚成玄妙的圣境。 释迦牟尼佛乘虚而会,圆融的神灵展现完美的机缘。 相互滋养保持恬静和谐,灵性的知识流淌于生命之中。 动态的行为致力于下界的实践,静态则如同无中的明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支遁(约314-366),字道林,东晋时期的佛教僧人、文学家。他精通佛学,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支遁的诗作多融合佛教思想与文学艺术,表达了对宇宙、生命和佛法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支遁《咏八日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反映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宇宙万物的宏观把握。诗中通过对自然、佛法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宇宙的运行和生命的本质。首句“大块挥冥枢,昭昭两仪映”描绘了宇宙的根本原理和天地阴阳的相互映照,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万物、佛法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秩序的思考。诗中的“澄清凝玄圣”、“圆神秀机正”等词句,充满了佛教哲学的意味,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融合了佛教思想与文学艺术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宇宙秩序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佛法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秩序的探索,以及对动静相宜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大块挥冥枢”中的“大块”指的是什么? A. 大自然 B. 大石头 C. 大地 D. 大山
诗中的“两仪”指的是什么? A. 天地 B. 阴阳 C. 日月 D. 山水
诗中的“释迦乘虚会”中的“释迦”指的是谁? A. 释迦牟尼佛 B. 释迦族人 C. 释迦山的佛 D. 释迦国的国王
诗中的“动为务下尸”中的“动”指的是什么? A. 动态的行为 B. 动态的思想 C. 动态的情感 D. 动态的实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